
如何评价高市早苗的外交秀 日韩关系的试纸!红毯上的国旗微微颤动,高市早苗在APEC会场突然停下脚步,向韩国国旗深深鞠躬。这个90度的标准外交礼因其执行者的特殊身份而引发广泛关注。这位以参拜靖国神社闻名的日本极右政客,在韩国主场主动低头,引发了关于日韩关系的讨论。

10月30日的日韩首脑会谈现场,高市早苗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握手后,缓步走向国旗区,先向韩国国旗行标准鞠躬礼,再对日本国旗简单点头。这一违反常规的行为与她2019年三次引导特朗普向日本国旗鞠躬未果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网络舆论迅速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些人认为这是“很有礼貌的举止”,“韩日应该携手合作”。但也有声音批评这是“日本人特有的表面表演”,“想起殖民时期强制鞠躬”。这种分歧直接反映了韩国民众对日复杂心态:既渴望现实利益合作,又难以释怀历史心结。

《朝鲜日报》将此举解读为“通过肢体语言释放的善意信号”,认为这可能成为强征劳工赔偿僵局中的破冰起点。中间派《中央日报》提出“政治人物礼仪经济学”概念,指出高市早苗需要平衡国内保守派支持与区域外交突破,鞠躬堪称“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进步派《韩民族日报》则批判称,缺乏道歉、赔偿和教育配套的鞠躬不过是“用礼貌包装的历史虚无主义”。
在首尔光化门广场的随机采访中,25岁的朴姓大学生表示:“至少是尊重的姿态,比安倍时代进步。”但他补充说,“除非看到教科书修正和劳工赔偿进展,否则很难真正信任。”从事进出口贸易的金课长(47岁)更关注实际利益:“现在半导体材料供应吃紧,这个信号可能加速自贸协定谈判。”几位同龄的商务人士也担忧过度关注象征礼仪可能影响务实外交。几位60岁以上受访者的反应尤为激烈,曾亲历殖民时期的李奶奶质问:“当年日本人也逼我们向天皇照片鞠躬,现在换汤不换药!”
本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这是近年来首次日本领导人主动向韩国国旗行大礼。对比2022年尹锡悦访日时,日本媒体通过镜头角度制造“向旭日旗鞠躬”的视觉陷阱,高市早苗的主动姿态确实突破常规。更耐人寻味的是与特朗普访日插曲的对照。当时高市三次引导鞠躬被无视,暴露了日美同盟的权力失衡;而今对韩国的礼仪妥协,某种程度上是“强者面前示弱,弱者面前逞强”的实用主义表演。
延世大学东亚研究所的模型显示,单一礼仪行为对双边关系影响系数通常不超过0.17。高市早苗的鞠躬或许能短暂缓和气氛,但最终需回归“慰安妇基金会运营”“出口管制清单”等硬核议题。当红毯上的国旗停止颤动,真正考验两国智慧的是如何在历史正义与现实利益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
驰盈策略-驰盈策略官网-专业配资公司-广东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