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包括原集云、太平、石桥、大同、华峰五乡区域,1992年合并时因境内有石梁飞瀑景观而名石梁镇,地处天台山脉之核心区域,荟萃了天台山脉之精华风光,全域皆可观光游览。
从绍兴市新昌县方向走新大线公路,进入台州市天台县境内的第一个村庄,大竹园村,称为天台第一村,曾是唐诗之路的水路终点,也是陆路起点。
李白、孟浩然等大咖当年走的就是这条路,乘舟抵达大竹园村,然后登岸,继续前往天台山,一路风景一路诗。
过了慈圣村,走大泄线公路前行,抵达太监府村,村旁有洞,明朝天启年间提督九门太监徐贵,奉旨到天台县督造五百罗汉铜亭,贪污工程款泄露后逃隐于洞内,后人因此称为太监洞,村庄故名太监府村。
从太监府村走步道半小时左右,可以进入石梁飞瀑景区内。
小铜壶瀑布、天下第一印、石梁飞瀑等景观,共同构成了石梁飞瀑景区,人文与历史底蕴丰厚,李白、孟浩然、徐霞客等众多大咖都曾留下足迹与文字。
中方广寺和下方广寺之间,两边峭壁对峙,一道天然石梁横空架其上,溪水从石梁之下喷涌直下,形成了落差30余米的大瀑布,人称石梁飞瀑,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少林寺》电影中,众僧伸展双臂、踏石提水练功的场景,就是在石梁飞瀑取景拍摄。
当年很多人看了电影去少林寺,找不到电影中众僧练功的飞瀑景观,竟不知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天台山。
石梁飞瀑景区旁边迹溪村内的铜壶滴漏景区,十多年前由于发生过坠潭安全事故,至今废弃,因此成为了无人管理的荒废景区,可以免费游览,也是溯溪、瀑降爱好者的乐园。
近似壶形的天然大石瓮,圆润而光滑,呈古铜色,似同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迹溪村,包括迹溪、铜壶、箬岭头、大仰天等村落,自驾环线游,一路穿越风景里。
走大泄线公路继续前行,转道前往华顶山,游览天台山的必然打卡地。
华顶山海拔原有1118米,是天台山脉的最高峰,绝顶可眺八大山峰,层层围裹,似八瓣莲花,故名华顶山。
山顶因为修建雷达站,削平了20米,现在比海拔1113.4米的苍山低了5米,但是人们仍然习惯于以华顶山为天台山脉的主峰。
华顶山森林公园,是世界范围内云锦杜鹃培育最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成片面积逾百亩,仙子绰约,娇媚动人,绚烂如画,是云锦杜鹃的最佳欣赏胜地,赏花黄金期为每年五月上旬。
从华顶山下山经双溪村,走天培线公路抵达华峰村,徐霞客两次从宁海南下天台,都是经华峰村登临华顶山,因此现代人给登山古道取名为霞客古道,如今是驴友免费游览华顶山的热门线路。
发源于华顶山南坡的里岙溪、西溪相汇于双溪村,蜿蜒流经华峰村,称为天封坑,又名金顺坑,成为了天台山脉第一高峰苍山与主峰华顶山的分割线。
金顺坑之水汇入黄龙水库,被堵峡截流,通过压力前池工程和输水隧洞,向桐柏水库跨流域引水,为恢复天台山大瀑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黄龙水库边翻山经苍华村而至泳溪乡,走岩金线公路可往宁波市宁海县方向。
黄龙水库下游直至宁海县境内的下大岙水库之间,风光奇胜,是夏日溯溪戏水避暑胜地,经典路段就在白龙潭和枫路湾之间,原始、神秘与野性并存,人迹罕至,险象环生,夏日雨天忌往浑水溪峡谷溯溪玩水。
从华峰村走天培线公路前往大同五村方向,山谷中的下深坑自然村,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浙东游击纵队的后方医院所在地。
张姓和邱姓村民沿深坑溪而居,形成了两个小聚落,邱姓聚落原属天台县管辖,张姓聚落原属宁海县管辖,直到1958年全部划属天台县管辖,终于结束了一个村庄分属两市两县管辖的历史。
下深坑村最为奇特的事,溪沟里的鱼,密集成群,自由游弋。
从下深坑村继续沿溪前行,公路的尽头是麻朱潭村,村民姓张和俞,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
两山夹峙之间,溪水突遇断崖,形成了三道瀑布三个潭,溪水清澈如碧玉,宛如珠链连环,人称麻朱潭。
从宁海县逐步村前的山谷沿清水溪而行,经永迎桥、清水溪营地,再至麻朱潭,是夏日溯溪戏水胜地。
从麻朱潭村返回,转道抵达董家坑村,村民早年都是从浙江仙居逃难避乱而来,包括周、汪、陈等姓村民,统一改为周姓,靠山吃山,艰难求生,这里原来属于董姓官僚的封地,故名董家坑,是天台县最偏远的村落之一,隔清水溪峡谷相望宁海逐步村,云雾缥缈之间,仿佛天空之上。
相邻的大屋背村,曾经也是一个热闹而兴盛的村落,村民以何、陈两姓为主,所居之地的山岭陡峭如屋背,故名大屋背,避世而隐秘。
村前隔大同溪峡谷相望银板坑村,虽然相望咫尺,呼喊即应,但是走过来却要花上大半天,云雾缥缈之间,仿佛天上人间。
返回天培线公路继续前行,经大同村、中三村、培新村,可往新昌县方向,正好形成环游天台山之风景线。
中山村的下庄自然村,村民多姓余,从银板坑分迁而来,天培线公路与宁海方向来的榧大线公路,在下庄村交会,因此下庄村是自驾旅行的中途停靠站。
下庄村旁,龙潭坑溪与大同溪两水相汇,卵石河坝宽阔,溪水碧蓝如玉,仿佛遗落深山的绿宝石,夏日到此玩水避暑非常舒心爽快。
两水交汇处的龙潭坑溪的溪口上有座石拱桥,曾经是宁海和两台两地互通的宁台古道必经之地,由当地乡人筹钱建设而成,故名乡人桥。
大同溪峡谷,两岸绝壁耸峙,山谷中有个隐秘的老鹰岩水库,如潜龙卧于山谷中,又似碧玉镶嵌于青山绿水间,人迹罕至,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
从下庄村走榧大线公路可往宁海县方向,交界地带的五六公里公路十分狭窄,在半山腰迂回绕转,一边是陡立的崖壁,一边是悬岩深谷,仅能一车通行,驾车行驶其间,需要小心翼翼,这是颖之走过的最狭窄的公路。
离开天台县境内的最后一个村庄名叫银板坑,村民多姓余,原居安徽潜山,余氏六兄弟加入太平天国义军而至南京,成为了一个封王的大小舅子。
太平天国失败后,其中一兄弟及家人携带大量银板,逃隐于深山中的无人之境,用银板向周围人家换取物资,余氏人家银板多,因此称为银板坑。
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会稽山脉一衣带水,共同构成了浙东山水风光。
因缘际会,颖之从四川来到宁波,逐渐把浙东山水游遍。
#不一样的早秋漫游季#举报/反馈驰盈策略-驰盈策略官网-专业配资公司-广东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